:第 10 章 心事

薛寶釵氣道:“你算什麽東西!憑你的身份,也做不起這正妃,怕是個給王爺洗腳的!”

黛玉正病着,身體有些撐不住,便對雪雁道:“雪雁,還不快送客。”

雪雁心裏為黛玉不憤,對薛寶釵便有幾分敷衍。走上前來道:“寶姑娘,請吧!”

黛玉在閨中養了幾日,終于緩過勁來。

老太太心疼黛玉,見黛玉病好,便吩咐下人搭個戲臺戲。想着熱鬧熱鬧,去去病氣。

正看着戲,下人附在耳邊對鳳姐道:“來了位姓劉的姥姥,說是祖上和府裏連着親。今日過來孝敬孝敬我們。”

鳳姐一聽就明了,正準備說過會去見客,哪知老太太的耳朵靈敏,便叫鳳姐把劉姥姥請過來,和她們一起熱鬧熱鬧。

黛玉一聽劉姥姥,便宜想起簪子裏的往事。心裏裝着事,便推說身子不适,避了開來。一個人到池子邊,暗暗感傷。

正是傷感懷秋時,劉姥姥看完戲出來方便。見黛玉在此,便道:“姑娘好俊的模樣,竟像那天上的神仙似的。”

黛玉抿嘴一笑,道:“再俊的模樣有何用?日後還不是嫁個男人,傍着相公生活?我沒福氣,托了個女身。若是男身,我定能闖出一方天地!”

劉姥姥心裏明白過來,這位姑娘大概是有心事。便關切地問道:“莫不是姑娘已經說親?敢問許的是哪戶人家?”

黛玉有些傷心地道:“也怪我一時糊塗。我本也不在乎什麽金呀銀呀,只要和他談得來,他對我有心,那就一萬個滿足了。只是如今想起一事…”

說着又拭起眼淚。

劉姥姥以為她情場失意,忙勸解道:“這世上既有假意,也有真心。姑娘切莫一棒子都給打死。每個人來這凡間一趟,着實不易。一步步的走,總能熬出頭的。”

黛玉搖頭道:“你是不知的,我家有一條家訓,不準女兒嫁去做小。我如今昏了頭,沒有想明白便答應下來。若是真做了小的,怕是要愧對祖宗,就是下了地府,也是個沒臉的!”

“敢問是哪家的公子?”

見黛玉不好作答,便又道:“憑着姑娘的身份,如何做得了小的?姑娘怕不是白白的擔心,人家是要娶你回去,做正經的大娘子!”

黛玉這人,什麽事都往壞處想。如今被劉姥姥勸了一遭,心裏略略好些了。不過這正經的大娘子,以她的身份,怕是不能了!

劉姥姥又道:“也是你們這些有錢人家,天天情啊愛啊的。我們貧苦人家,只管吃飽肚子就阿彌陀佛了!”

黛玉一聽,卻有幾分道理。一番傷心事,就此了罷。對劉姥姥笑道:“竟是不知姥姥竟有這般見地,倒是我在庸人自擾。”

出來有段時日,便有丫鬟出來尋她。劉姥姥臨走前,給黛玉一個福袋。有些不好意思道:“家裏沒有拿的出手的,送您一個廟裏求來的。”

又拉着黛玉好好看了幾眼,見她唇紅齒白,面上和善。便又道:“姑娘不必憂心,老身從不胡說,姑娘日後定是個有造化的!”

黛玉接過福袋,謝道:“借姥姥吉言。”

丫鬟雪雁又捧着一個包裹前來,黛玉接過遞給劉姥姥:“姥姥的一番寬慰,叫小女子心裏些許暢快。這裏有五十兩,是送姥姥的謝禮。”

劉姥姥連擺手,忙道:“使不得,使不得。”

“姥姥不接,豈不傷了小女子的一番心意?只管我接你的,你倒不肯接我的。這如何使得?”

劉姥姥見黛玉說的真誠,便依言接下。領着孫子板兒,就要給黛玉磕頭。

黛玉連忙扶起,道:“姥姥折煞我了,快快請起!”

磕了兩個頭後,劉姥姥才領着孫子回家。

拎着結結實實的五十兩銀子,劉姥姥心裏着實暢快。便對板兒道:“這是那位林姓小姐的好意,我們可得記着。日後人家有用得着我們的地方,可得去還情!”

板兒沒有聽懂,卻還是點了點頭。

劉姥姥便摟着他笑道:“這才是我的乖孫兒!”

老太妃正琢磨着何時提親,卻聽聞林黛玉的父親生了重病。便囑咐下人道:“把王爺叫來,我有事找他。”

這邊黛玉趕着回家探望,匆匆辭別了衆人。

一路上,眼淚止不住地流。

終于趕回家後,見父親瘦骨如柴。黛玉心裏着實不好受,可又不敢當着父親的面流淚。照顧好父親後,一個人在房中偷偷流淚。

正是傷心無措之時,有人送了拜帖過來。

“我家主子聽聞令尊染疾,便過來看望。”

林黛玉接過帖子,只見是北靜王的拜帖。她疑惑地問道:“王爺何時來的江南這邊?”

小厮回答道:“聽聞姑娘家裏有事,王爺怕姑娘一個人擔不住,連夜趕了過來。”

說不感動是假的。

可又想起父親病重,自己若違了家訓,豈不是又給父親染上心病?

她擦幹眼淚,對北靜王的小厮道:“就說我不便見他。之前的種種化作全無,小女子和他之間,終是有緣無份的。”

小厮撲通一聲跪下,求道:“小子可不敢通傳此話。王爺聽了,怕不是要剝了小子的皮。求姑娘心善,自己去和王爺說吧!”

林黛玉因着父親這邊離不開手,只得囑咐小厮道:“我如今走不開,叫他等上我兩日。”

話說林如海見女兒久久不回,心裏着急,便吩咐下人出去尋。

黛玉聽到迅兒,趕忙回房:“父親有何事?”

林如海搖搖頭道:“并無大事。只是我如今染上重病,不知能不能熬過今年。日後怕是見你一面少一面。”

說着重重地咳嗽起來。

林黛玉看着父親一身病氣,心裏實在難過。又聽了父親這番話,眼淚終是流了下來。

“父親這話說的女兒慚愧。女兒一直住在遠處,又一心行商,心裏從前半分未曾想過父親。如今見着父親這樣,實在是後悔!早知女兒就不該去那榮國府!若是在家陪着父親,父親許是也不會染上此病。”

黛玉說着又哭了起來。

林如海心疼女兒,便勸解道:“在你外祖母家我才放心。多說一句,你外祖母家是個會養女兒的。我想着把你送去後,教養得如你母親那般,我就是在九泉之下也無憾。”

林黛玉憶起釵子中的往事,有些不願承認。

她心裏着急,請了一座玉觀音在閨中,日日參拜。又對着釵子許道:“您這樣大的本事,就請救救我父親一命吧!”

可惜這釵子不會說話,只是在夢中一遍遍的放着往事。

黛玉傷心至極,不過幾日的功夫,自己也病倒了。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從原著看來,林妹妹是有些自卑的。

一家之言,不一定準确。

照例給大家鞠上一躬,謝謝大家的收藏!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