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月華說:“本章到茶山幾個月來,我一下子格外關注扶貧攻堅,關注你們扶貧第一線的新聞報道,學了些扶貧政策、理論,扶貧攻堅,是一個高危事業,你們有的受了處分,有人流了淚,有的流了血受了傷,那個蔣老師,把生命獻給了扶貧事業。我很敬重你們,國家因為你們,才可能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社會。”
趙有亮說:“師娘,老師,你最理解人,最尊重人,你是我終身難忘的恩師,這盒水餃,我,曉燕主任,師傅,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因為忙昏了頭,吃水餃,比吃什麽都香。”
杜曉燕說:“趙書記,如果你不餓,你就會忘記你恩師,忘記師娘,忘記這香飄飄的水餃?”
尤月華拍拍杜曉燕的肩,“姑娘,你反應好快,你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姑娘。”
杜曉燕放下筷子,抱着尤月華的肩,“謝謝鼓勵。”說完,看了我一眼。
我立即轉身走向門外,假裝吐了一口痰,又回來。
我們一行五人到了醫院科技大樓,幾個醫生再一次會診,說是此事驚動了縣委書記,縣長,縣委、縣政府要求,竭盡全力救治,不能有半點誤診,竭盡全力确保傷員平安,力争不殘,不留後遺症。
賈勤林又做了些補充檢測,結論仍然維持稍前的的診斷。
吃完水餃,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我和尤月華出門離開。趙有亮書記、杜曉燕把我們送到醫院大門口,杜曉燕拉着尤月華的手,一路說說笑笑,很是親熱。
趙有亮書記說:“曉燕主任,你和師娘那麽親熱,多像母女。”
杜曉燕說:“本來就是母女。尤媽媽,可能劉爸爸還沒有告訴你,前不久,我家老爺爺強行要劉爸爸收我為‘義女’,要我後半生,以女兒身份,孝順、伺奉你們二老。”
趙有亮有點吃驚,“我咋不知道?”
尤月華轉身看我。
我微笑着,表示默認。
杜曉燕說:“你肯定不知道。不過,這是普通公民的生活小事,沒有必要向組織彙報。事情的發生就是前不久,我向你請假,我說我老爺爺要我上三道坪去那天的事情。”
尤月華說:“不敢當,不敢當。你是公務員,沒有必要這樣做。”
杜曉燕說:“尤媽媽,三天前,我已經當着我的生父生母,我的男家父母,我的張仁虎爸爸媽媽,公開了這事,今天老爺爺我外婆沒有來,他們在場就好了,我、我老爺爺、我外婆,絕對的真心誠意,我老爺爺我外婆以這種古樸莊嚴的方式,報答劉爸爸尤媽媽的救人于水火之恩”
尤月華看着我,好像是征求我的意見。
我說:“确有其事。曉燕的老爺爺和外婆都是八十幾歲的人,我幫他們做了一件,他們以這種方法,這種方式感激我。回家後我情緒不好,還沒有來得及說。”
尤月華說:“好了。一切聽本章的,今晚,你們都到我家來吃晚飯,我只有一兒,現在兒女雙全了,好好慶祝,我母女好好說說話。這時你們好好休息,到時候我們本章打電話。”
回到家,尤月華似有不滿或者猜疑。她問我,到底是什麽原因,把杜主任收為“義女”的。
我有把握,有絕對的實物依據,說明白。我因此很是坦然。我說:“你去看看,我們給爸爸買的雙拐,放在雜物間的雙拐還在嗎?”
她問:“你要他幹啥?”
我碰碰她的後背,“我沒有告訴你一些事情,有些事要絕對保密,對杜曉燕,對趙有亮,對學校任何人,對弟兄姐妹,對朋友,一句話,對地球上的人,包括所有的活人、死人,都不能講。我在茶山,幫一對八十高齡的老人,可以加括號,男的叫王大剛,女的是跛子,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那一對老人無以回報,要把他們的外孫女托付給我們當‘義女’,我們還歃酒為盟,對天發誓。”
我拉着尤月華進了雜物間,我告訴她,我網購金屬探測器,用我們父親的雙拐包裝,帶回麻柳山三道坪,夜裏尋寶,找到很多黃金,啞巴婆開口說話,聯系成都同學約請專家給王大剛夫婦會診,王大剛夫婦在縣城診斷為前列腺癌、宮頸癌被排除,那一對老夫婦重燃生命希望,這一系列的故事,聽得尤月華如癡如醉。
她抱着我,抱的很緊,她流了眼淚,她說:“想不到啊想不到,你走黴運之時,短短的一個多月做了這麽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善事,你積德行善,必将善有善報。”
她突然問我:“這個杜曉燕,是不是上次在唱歌時昏迷的那個受處分的幹部?”
我說,就是她。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五點,她看了手機,“都怪你,你不長話短說,都到五點了,陪客沒有請,菜有沒有準備,怎麽辦?”
“怎麽辦?不清陪客了。飯菜就叫外賣,好點的酒還有沒有?”
“你打電話請他們,我叫外賣。然後你去買酒,我準備茶水。正巧,今天學校放本學期最後一次月假,學生走了,有時間閑談。”
我再一次告訴她,王大剛的黃金,我幫忙兌換了很多人民幣,我在王大剛眼裏,崇高得很!我搬到村長家居住後,他什麽話都跑來對我說,什麽好吃的,都要請我去飽餐一頓,他把我,敬若神明。這黃金的事,無論如何,不許洩漏!我和王大剛統一口徑,就說我給他聯系專家治病,他們沒有錢,我把下鄉時你給準備的兩萬元零用錢,借給他們治病。在杜曉燕面前千萬不要留破綻。
我打電話後不到三分鐘,趙有亮書記、杜曉燕已經出現在門口,我和尤月華很是吃驚。
趙有亮書記說:到老師家做客,不可懈怠。我們五點就到了樓下,拿着手機看着手機面板,等老師師娘的電話。
他們大包小包,買了不少禮物,我們無所準備,非常尴尬。好在杜曉燕如同回了娘家,給趙有亮書記倒茶水,給我們大家削平果,搭放餐椅,還進了廚房準備下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