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貧困村食客閃聚

“不是麻狗村,是麻柳村,這山裏山高水高,本來在河溝水邊生長的麻柳樹,在這裏漫山遍野都是,因此,叫麻柳村。”我解釋道。

我想,這董事秘書,真的“懂事”,很會迎合董事長心理。

況書記機選,一注,追加,十期。

悍馬師傅也是這樣買。

我不能相形見绌,我也機選,一注,追加,十期。

張永彪幾分鐘銷售一百五十元,他很激動。

幾張彩票全到了我手裏。

多年來,我一般只買一注,五倍,或多或少中過獎,最多一會,中了一千五百元,別人要我辦招待慶賀慶賀,結果坐了兩大桌,花了一千八,倒貼三百多。

我說,你穆董,與其買一注彩票扶貧,做那些虛無缥缈的面子話,做花架子,何不如在麻柳村投點資,搞個項目,給貧困村增加造血功能,那才叫真心扶貧,。

我對張永彪說:“這幾位是省裏來的領導,今天到麻柳村幫扶麻柳村學校恢複重建這個大事情。這位是錦江銀行董事長,這位是錦江銀行黨委書記,這位是錦江銀行董事會秘書,這位是開着美國悍馬車的張師傅,你的家門。”

張永彪很是幸福,連忙從貨架上拿來五瓶“萬歲山”純淨水。非要我們拿着。

穆繁漪轉身對我笑着說:“說真話,早晨走的匆忙,沒有帶水杯,就是渴了。”

我看了看,“萬歲山”純淨水,四元一瓶,穆繁漪自然知道價格,據說一注彩票業務費只有一角,張永彪會得到五元的業務費,五瓶“萬歲山”二十元,他虧了十五元。

我們繼續在居民區外的街道上走,畢竟是搞金融的,她一面喝水一面說:“今天買彩票,老板倒貼了不少。看來麻柳山人忠厚質樸,雖然馬上他們進入小康行列,還是個夢想,但是,他們這樣的優良品質,應該得到回報。今天我們到處都要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多思索,少表态,。

那三位似乎是異口同聲:“好,我們知道了。”。

可能穆繁漪已經做了功課,況書記、趙董秘對麻柳村情況已經基本了解。他們說,麻柳村到茶山鄉小學讀書,要走二十八點九公裏,路又陡,彎拐大,我們省城裏的孩子讀書,隔一兩個街道,都提心吊膽。我們幫幫麻柳村建學校,這是叔叔阿姨輩,爺爺奶奶輩的積善行德,這件事,穆董從得到劉校長請求,到今天資金到位,沒有超過四十八小時,穆總當機立斷,高效率辦事,是絕對正确,絕對可以值得稱頌的高大上行為。

趙董秘對我說,董事會幫扶意見是,捐贈三十萬作為麻柳村學校恢複重建啓動資金。這是其一,其二、捐零活動。從今年五月開始,錦江銀行總部人員和各營業部主任以上幹部,每個月績效考核後,零數全部捐出,這個零數是指考核後不足一百元數字,為期一年,所捐資金全額捐贈麻柳村。

穆繁漪說,其他扶貧項目,我們就要深思熟慮,要考慮投資收益,今天不宜透露任何細節。今後,錦江銀行把麻柳村作為黨建、團建活動基地,今後我們總部搞黨團活動,都在麻柳村。麻柳村要給與必要的協助,但是,所産生的費用,由錦江銀行負責。這些話可以寫進協議。

因為我與趙董秘人熟悉,我悄悄問他:“捐零活動有阻力嗎?一年大約有多少錢?”

他說:“捐零活動多少有些雜音。但是,錦江銀行總部人員、營業部主任以上幹部,平均月收入萬元以上,捐出幾十元幾元算得了什麽?”

我說,到每一個人頭,有多少?

他說:也許,你這個月零數是九十九元九角九分,也許是一分。我們估計,一年下來,總數在二十萬元以上。

我說:“很好!,樸素真誠的麻柳村人民,會感激不盡的。”

張豹書記電話來了,要我們立即回去吃午飯。

走到張翠花門前,穆繁漪問,這裏是不是原來的老學校?

我說,是的。現在建新學校,這裏可以使用的建設用地不足,開了幾次會,村委會搬到花都廣場辦公,村委會原建築留給學校使用,前面大壩子,新修一幢綜合大樓,主要是教室,電教室。部分教師寝室。建築面積共約二千二百平方。

穆繁漪笑了,這裏搞個廣場舞壩子還很合适,村裏跳舞的人不多。

聽見說話聲,張翠花出來了,二人手拉手,慢吞吞的走路說話。

王大剛在公路邊等我們,他對穆繁漪說,聽說你來了,我用柴火給你炒了幾斤花生,回去帶上。我們老妞兒到張仁虎家裏,給你們煮玉米攪團去了。

穆繁漪很是高興,“王叔,你這麽大年紀,還忙這忙那,我從深圳趕來,沒有給你買禮物,很不好意思。”

王大剛說:“你和劉校長,救了我老兩口的命,這比什麽禮物都重。”

到了張仁虎家,玉米粥已經端上桌,桌上還有涼拌蒲公英,素燒厚皮菜梗,油煎紅苕片,麻油青菜粒,爆炒油菜苔。

瘸子大嬸戴着圍裙,和穆繁漪親熱,穆繁漪半天不好入座,其餘人只好站着。

一陣汽車喇叭聲響過,車上下來趙有亮書記,宋鄉長,趙鎮長。

我把雙方人員做了介紹,客人和我紛紛入座。

穆繁漪喝了一口玉米粥,出了一口長氣,“真香,還是上次的味道。”

張豹書記,五社社長、小李只好離開,廚房裏的人沒有出來。

趙有亮書記問在門口站着的張豹:“那個弄的飯菜?”

胖嫂嫂和瘸子大嬸從門外冒出來,胖嫂嫂說,是我們兩個老妞兒整的,味道不好。

飯,很快吃完,桌子上的菜,已經光盤。

看來只有我好開口:“豹書記,還有玉米粥,還有菜沒有?”

豹書記很是為難,端出兩碗飯,“菜,沒有了。”

桌子上的人都笑,穆繁漪說:“我們這叫什麽?叫吃貨!一人吃一大碗飯,還吃了五大盤菜!”

我說:“也沒有什麽稀奇,我是麻柳村‘食客’!這是喊出名了的。我們桌子上每一個人都在為麻柳村扶貧攻堅做貢獻,我們都無愧于‘貧困村食客‘’這個稱號!”

手機鈴響,是趙有亮書記的,他面帶愧色:“糟糕,縣委辦緊急電話,所有副科級幹部下午兩點緊急會議,不得請假,不得缺席。”

我立即把穆繁漪一行麻柳村的意圖,備簽協議內容說了。

趙有亮很是激動:“張豹,拿酒碗來。”

于是,桌上每個人喝了半碗趙有亮準備的“紅花郎”,在不停的“謝謝”聲中,走了!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