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哥沒有去主持文武大比!
因為韋哥現在很忙,每天接收來自西關城,糧運總督萬滿昌的一道道奏折,都是關于為自己籌募1億大軍軍糧事情的進展報告。
在韋哥的計劃裏,雖然是先招募5千萬大軍,但是韋哥給萬滿昌的密旨裏,讓他為自己按照1億大軍的軍糧儲備!
韋哥知道,戰事一旦開打,那麽不管前線的戰事,是輸還是贏。後勤的軍糧,必須要有充足的供應!
否則就算自己打贏了前線的戰事,後勤上沒有充足的軍糧供應,那麽前線大軍沒有了軍糧,又如何守住前線辛辛苦苦,付出萬千軍兵生命攻打下來的城池呢?
要知道自己的大軍可是跋山涉水,遠走幾萬裏之外去攻打別人,別人是守家在地,以逸待勞的和自己作戰。
所以自己必須要準備充足的糧草,才能運籌帷幄,決勝萬裏之外!
在糧運總督萬滿昌的奏折裏,都是報告他派出去多少個商賈,在全國各地,收購了多少糧食!
在各個地方建立了多少臨時的糧倉,花了多少銀子!
需要韋哥給他下旨,讓各個地方城主,幫助調動城衛兵,幫助他押運和負責臨時糧倉的安全保護!
因為各地城市中的城主,不全是韋哥這一派的人,還有國相包啓那一派的人,國相包啓已經和韋哥賭命,1年的軍令狀已經立下了。
所以國相包啓的學生黨羽,所在的那些城市,都不會配合萬滿昌的,這就需要韋哥這個鎮國公的調令了。
把一些糧運路線上重要城市的那些城主,屬于國相包啓勢力的,全部都要調走。
當然國相不會同意,所以少不了韋哥和國相包啓,在每日的早朝上,一番唇槍舌劍,據理力争!
最後都是小皇上拍板,把那些城主調走,換到地理位置不重要的城市去!
糧運的路線好似鋪展鐵軌一樣,四面八方的伸展,通達了整個沐國……
然後萬滿昌又按照韋哥的秘密旨意,讓他的兒子萬子良,把收集到的一半糧食,通過全國各地的糧運路線,秘密押運到了北原三省,靠近邊疆的一個大城,北谷城!
北谷城,乃是北原三省中,緊鄰‘魯國’的一個省,北平省中的一個大城。
北谷城,也是北平省通往邊境三城的一個重要城市!屬于北平省中間的一個大城,占據交通要塞!
在韋哥計劃裏,自己組建起5千萬大軍後,就要首先攻打魯國。
所以韋哥已經秘密給萬滿昌下了密旨,把一半的軍糧,已經偷偷的開始運往北谷城了。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而北谷城的原城主,是國相包啓的學生黨羽,也被韋哥的調令給弄走了。
現在的北谷城城主,是韋哥派去的心腹之人,正是跟在自己身邊的好兄弟夜影辰!
夜影辰的實力,乃是9陽大高手!而且領悟了一絲土系法則之力,屬于半步神仙的高手!在實力上,只是不如陸地神仙,但是可以輕易碾壓9陽高手!
夜影辰,也是沐國10大天才妖孽中排名第五的妖孽!而且他和董星君,還有李萬三,萬子良,都已經與韋哥兄弟相稱了。
所以韋哥才把這樣的一個戰略要地,和自己存儲軍糧的重要城市,交給夜影辰這個兄弟來管理,這樣韋哥才能很放心!
京城裏,文武大比,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小皇上沐骅和小公主沐芙蓉,也親自去觀戰選拔天才。
因此文武大比,異常的激烈出彩!
幾十萬的沐國天才們,一個個都想在皇上和公主面前,一展才華,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遠大抱負!
韋哥雖然沒有前去觀戰,但是也很忙,每天處理的奏折,不止是來自萬滿昌的。還有身在西關城的戶部太傅李萬山的。
李萬山現在身為戶部太傅,首先把西關城的事情,交給了他最聰明的兒子李萬三,然後去了京城上任,接受戶部的一大攤子事情。
好在李萬山也是一個大商賈,心思聰慧,善于管理賬目的李萬山,只是花了3天時間,就把戶部的一切事情,都給搞定了。
主要是李萬山很有錢,收服了戶部的幾個重要官員,也安排了自己從西關城帶來的一些心腹上任。
3天後,李萬山又返回西關城,開始布局整個沐國,給韋哥籌備5千萬大軍的軍備物資。
所以現在身在西關城的李萬山,幾乎三五天就要有奏折上奏給韋哥。
各種批文,需要韋哥蓋章的很多。大多都是審批一筆筆的銀子,說明自己花在了什麽地方。和必須花的理由!
還有在整個沐國,招募了多少工匠,各種工匠的工資是多少,還有辦了幾個小軍工廠子,分別給韋哥打造刀槍盾牌之類的小型兵器。
并且建議韋哥,把大型的攻城武器,交給工部的曹太仆來做。這樣分工明确一些,進度會快上很多。
韋哥對此很滿意,感覺這李萬山,不愧是個大商賈,頭腦就是靈活。
除了萬滿昌和李萬山的奏折,還有那夜孤城的奏折。
夜孤城也是把自己的情況,定期報告給韋哥,說自己初期招募了1萬軍兵,後期又招募了4萬多大軍,都是游走在西海三省的路匪,雖然都是土匪出身,可是一個個骁勇善戰!
而且夜孤城怕韋哥不滿意自己的做法,在奏折裏特意的說明,自己招募這些路霸土匪的意義。
其意義就是夜孤城此舉,可謂是一舉兩得!既可以招募到有強大戰鬥的軍兵,也可以掃除他今後押運糧草路上的風險。
把自己糧運之路上的路匪全部招募到一起,夜孤城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而那些路匪,也樂的吃皇糧,這樣比當路匪,光明正大多了。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的躲在官道兩邊的大山裏了。
所以現在夜孤城的軍隊,已經集合到了5萬多人。估計到了一年整的時候,夜孤城的糧運大軍,就可以增長到10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