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4更)

韋哥陪在小公主的身邊,看着一個個訓練有素的軍兵方陣,也是一臉的滿意之色。

現在韋哥的心情很好!因為自己前後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在整個沐國,組建起了一支5千萬的大軍。

而且眼看着今年又是一個好年頭,馬上過了夏天,就是秋收了。百姓的莊家農作物再次的大豐收,這下自己就徹底可以解決了1億大軍,3年的軍糧儲備了。

還有工部的曹太仆,和戶部李萬山哪裏,也已經日夜趕工,完成了5千萬大軍的所有軍備!

但是他們沒有停手,還在繼續打造軍備,還要再打造5千萬大軍的軍備!

并且李萬山的戶部,還給自己在全國,收購,訓練出了20萬匹戰馬!自己組建了一支騎兵營。

而且韋哥特意給工部的曹太仆下令,為這20萬匹戰馬,配上鐵甲重裝。從馬頭,到馬蹄子,都給用鐵鱗片給包裹上。

這樣的設計,別說在沐國,就是在其他的幾個國家,也是從來沒有見過。

雖然一開始工部的曹太仆,認為韋哥這是亂花錢,可是他不敢反駁韋哥的命令。

在打造出了一套鐵馬重騎後,一個騎兵居然可以騎着這樣的戰馬,在步兵營裏橫沖直撞,那叫一個所向睥睨!

那些軍兵們的刀槍,砍在戰馬身上,都是不起作用。想要破開戰馬身上的鐵甲,不砍上了十多下子,絕對不行!

可是騎兵那會給步兵這個時間?早就拿着不帶槍頭的長矛,一下子幹翻了步兵!

這下不但那些步兵們叫好,就連那曹太仆,也是對韋哥佩服的五體投地!

想想這20萬重騎兵,在步兵的軍陣裏,橫沖直撞,那會是一個什麽場景?絕對可以撕裂敵軍的步兵方陣!

小公主更是像找到了寶貝一般,不依不饒的把20萬重騎兵營,給搶了過去,指揮權歸小公主所有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

國相包啓哪裏,已經連着3個月都沒有上朝了,一直抱病卧床。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和小皇上請了病假,避而不見!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國相包啓這是打賭輸了,丢不起這個人,所以一直不上朝,避諱見到韋哥和小皇上。

現在這國相包啓,就是在倚老賣老……那個意思,我是三朝老臣,又是你小皇上的老師,我雖然輸了,但是我現在抱病在床,你能把我怎麽滴?

韋哥和小皇上商量一番,眼下還不是制裁國相的時候,一旦韋哥和小公主帶領大軍,出去征戰他國,那麽沐國內,還是需要國相包啓,來幫助沐骅的。

國相包啓,雖然和韋哥不對付,但是他畢竟還是一個忠臣,不會像奸臣那樣,背後搞鬼!

而且韋哥一旦不在沐國,那麽他手下那些大奸臣,也需要國相包啓出面鎮壓!省得這些奸臣們,背後禍害沐國的根基。

又過了2個月,已經入秋了,天氣轉涼不說,各地的莊家,果然是紛紛大豐收。

糧運總督萬滿昌,給韋哥報來喜訊,終于給韋哥在全國各地,收購到了足夠1億大軍,3年的糧草。

這下韋哥放心了,并且叮囑萬滿昌,嚴格保護各地糧倉的安全,然後配合後勤大将軍夜孤城,把糧食運往自己的軍營。

此時,天氣已經涼爽,正是行軍的最佳時機。軍兵們都可以穿上50斤重的鐵甲,可以日行500裏了!

現在的韋哥,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韋哥在等的東風……就是遠走越國的公孫洋,等他的消息!

韋哥必須知道,公孫洋有沒有和越國的國君談妥,越國會不會出兵幫助魯國。

在等消息的時候,韋哥已經下了調令,給其他19個城市的19路集團軍,下了命令,聚師在北平省的北谷城。

19路大軍,必須在一個月後,帶着各自的250萬大軍,在哪裏集合!

而京城這邊!小公主沐芙蓉親自挂帥,有韋哥這個鎮國公輔佐。舉行了大軍出征的儀式,祭拜了天地。

然後又辭別了小皇上沐骅,和文武百官。帶領冬梅,杜金玲,洪九公,西門子,大将軍趙子英,曹操,董星君,還有幾百名文官武将,幾千名萬戶侯,千夫長,百夫長,以及250萬大軍,開始浩浩蕩蕩的離開了京城。

大軍一路上平平安安,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日行軍速度500裏!

包括那20萬的重騎兵,他們的速度也是不快。

這些重騎兵們,雖然給戰馬配上了一身鐵甲,刀槍不入。可是這也加重了戰馬的負擔,給戰馬帶來了不便。所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速度變慢了!

不過這一點,韋哥不在乎。

任何事情,有一利,就有一弊!

這日,小公主沐芙蓉和韋哥,帶領250萬遠征軍,達到了北平省的北谷城!

此刻,坐鎮北谷城的城主夜影辰,親自出城迎接韋哥,把小公主接近了北谷城的城主府裏。

而250萬的大軍,為了不打擾北谷城的居民,遠在10裏外,就已經安營紮寨!

小公主一路勞累,在冬梅和杜金玲的陪伴下,留在了城主府裏休息下來。

夜影辰帶領韋哥,洪九公和趙子英陪同,在北谷城裏巡視一遍。

現在的北谷城,經過夜影辰一年的整頓,已經徹底的掌控了這個城市。

這是一個擁有幾百萬人口的黎民百姓中城!

“韋兄弟,我已經派人,在城主府四周,建立起了一下糧倉,但是那都是幌子而已。裏面只有少數的糧草。”夜影辰指着城主府外,一個個高達幾十丈的圓圓糧倉,得意的說道。

韋哥眼睛一亮,“那麽真正的糧草,你存放在哪裏了呢?”

夜影辰一笑,“韋兄弟,這個北谷城,地質是黃土,軟硬适中,而且地下水源極深,不挖到地下幾百丈,是沒有地下水的!所以屬下派人在那些糧倉的下面,挖出了大大的地窖,把李萬三運來的百分之九十的糧食,儲存在了地下,并且裏面溫度适宜,就算保存3年,糧食也不會變質發黴的!”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