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活在狼群中的羔羊

(今日第三更,還有一更!)

(ps:書友群:346162676喜歡本書的朋友歡迎加入)

“是。我親眼看見師傅一刀斬下了熒惑的命星!”

蘇長安的聲音在安靜的太和殿裏回蕩。

聖皇并沒有說話,他的手指輕輕的敲打着身前的案臺,他看着蘇長安,眼睛裏是玩味的笑意。

蘇長安額頭上的汗跡更深了,他下意識的想要回避聖皇的目光,但又很快意識道這樣不對,于是他硬着頭皮對上了聖皇的目光。

太和殿裏的氣氛陰沉得好似能滴出水來。

“好!”良久之後,聖皇一聲暴喝,手上的酒杯再次舉起。

“敬天刀莫聽雨!”他如此說道,然後将杯中之物一飲而盡。

“敬莫聽雨!”百官喝應。

“恩。莫聽雨給天岚院收了一個好徒弟啊!”聖皇似乎話裏有話,他又瞟了蘇長安一眼,轉頭看向了一旁一直勾着腦袋的杜虹長。

“你便是魏靈神将杜緯的兒子?”聖皇如此問道。

似乎對于聖皇有着一股天然的恐懼,杜虹長的身子明顯在那一刻抖了抖,他擡起頭,眼眶似乎因為哭過,所以有些發紅,又有一些發腫。

“正是微臣。”他這般說道。聲音很低沉,看得出并沒有從父親離世的悲痛中出來。

“杜緯……”聖皇的聲音也低沉了下來,“跟随寡人算來也有三十餘年。朕看他在西域征戰多年,勞苦功高,本想着召回京都讓他過上一陣安生日子,誰知竟在藍靈鎮遇上歹人,丢了性命。這實來寡人之過啊。”說着聖皇伸出長袖掩面,一派悲恸欲泣的模樣。

“陛下節哀,能為大魏戰死,是我父一生所願,現在想來他也是死得其所。”杜虹長趕忙叩拜,語氣誠懇不似有半分作假,只是他低着的眼睛裏卻閃露這兇光。

如果說一個月前他還是那個仗着自己的家世與與生俱來的天賦而眼高手低、不可一世的纨绔子弟的話。那麽現在的杜虹長已經完全收斂他的秉性。

他開始不再将自己內心的想法寫在臉上,開始學着與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開始低下他自以為筆直的脊梁。因為在杜緯死去的這一段時間裏所發生的某些事情讓他明白,失去神将之子光環的他,想要在這個豺狼遍布的長安城中活下去,只有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壯,強壯到能成為這些豺狼的一份子。而在那之前,你便得如綿羊一般的溫順,一般的人畜無害。他懂了這個道理,但是蘇長安還不懂。

聖皇很滿意眼前這個孩子的表現,雖然他做得還不夠好,雖然他的眼睛裏還有不應該存在的光芒在閃爍。但至少他已經具備了在這長安城中活下去的資格。

“你二人一位是莫聽雨之徒,一位是神将之子,都算得上是忠良之後。且都是青年才俊,修為不俗,又于藍靈鎮之事有功,朕心甚慰。”

“二人上前挺聽封!”聖皇如是說道。

“杜虹長,即日起朕封你為靈烈伯,世襲三代,賞地三百畝,黃金千兩!”

“蘇長安,即日起朕封你為血刀伯,世襲三代,賞地三百畝,黃金千兩!”

此言一出,蘇長安雖然意外但卻不覺有他,他對着些爵位向來興趣乏乏,在他看來這種虛名,除了在與紀道鬥嘴時可以拿出來壓一壓他以外,便再無其他用處。

但杜虹長卻不一樣,他的父親是神将,可他不是。他的父親死來,說好聽他是忠烈之後。但說個不好聽,他的身份與庶民無異。而一個無權無勢的庶民,卻有一些他父親當朝為官時結下的仇怨,那他以後的日子是該如何,想想便知。而伯爵,雖然說不上是多麽位高權重的爵位,但至少聖皇以此給出了一個态度,一個他要保全他的态度。

而這個态度,雖不能完全改變他的現狀,但卻是他在這長安城中活下去的重要籌碼。杜虹長的臉上浮出一絲喜色,但很快又壓了下來。他與蘇長安幾乎同時再次叩首,說道:“謝吾皇隆恩。”

“唔。退下吧。以後好生修煉,早日成為我大魏棟梁!”聖皇點頭說道。

二人點頭應是,然後紛紛退回到自己的作為。

而這時殿外一位宦官低着頭匆匆的走了進來,他在距離聖皇數十丈遠的地方跪下,說道:“禀告陛下,西涼北通玄将軍求見!”

殿內忽的變得有些吵雜,一些人開始交頭接耳。

北通玄。

在一個時辰之前,在場的許多人并不将他放在眼裏,他雖然在西涼多有戰功,但畢竟位卑言輕。但剛剛殿前那一場沖突,卻讓這些文武百官們意識到,這個男子,或許會在不遠的将來成為一名左右西涼占據的人物。

如煙的身子也在聽聞那個名字的一剎那忽的一抖,她擡起頭,有些期待又有些惶恐的看向殿外。

她知道,這場賭上她所有的牌局,終于到了開盤的時候。

聖皇的臉上也在此時浮現出一抹笑意,他說道:“快迎他進來!”

“是。”跪在地上的宦官應道,然後他站起身子,沖着殿外喊道:“宣西涼北通玄觐見!”

嗒!嗒!嗒!

而一道馬靴與地面撞擊聲音就此響起。衆人皆轉頭循聲望去。

只見一位身材修長的中年男子,身着一襲黑色甲胄,漫步而來。

他一頭青絲被一絲不茍的高高盤起,用一枚玉簪串起。他長得很是俊俏,但眉目間透着一股陰柔,嘴唇如飲血一般猩紅。而所過之處,一道淡淡的血腥氣四散開來。

他就這樣目不斜視的走到了聖皇臺下,他半跪下身子,低着頭沉聲說道:“末将北通玄賀壽來此,還請陛下降罪!”

“哈哈!”聖皇的臉上卻毫無惱怒之意,他放聲一笑,說道:“愛卿在歸途替朕平了一處匪患,此來大功,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是。”北通玄如此說道。他從地上站起了身子,如同一座雕塑一般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愛卿,朕前兩日收到奏折,說你十數日前一人帥五百鐵騎奇襲蠻将呼延佐的後方,解了萊雲城之危,可有此事?”聖皇斟滿一樽酒,看向北通玄問道。

“确有此事。”北通玄沉聲應道,他說這話的時候腰身依舊聽得鼻子,眼睛虛望着前方,似乎絲毫沒有因為此事而有絲毫自傲。

“好!”但聖皇卻顯得很高興,他猛地一拍眼前的案臺,說道:“英雄出少年啊!北愛卿年歲看來不過三十歲左右,卻勇氣過人,該賞該賞。”

這些年來能讓聖皇如此贊譽的人并不多,或者說幾乎沒有。則按理來說應當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北通玄臉上的神色卻沒有因此而有絲毫的變化,他只是極其平淡的點了點頭,口中說道:“陛下謬贊,末将實不敢擔。”

“愛卿不必自謙。你容寡人想想究竟該賞你何物?”說着,聖皇坐回了他身後那把龍椅,像是很苦惱一般抓着自己的胡子苦苦思索。

“陛下。”這時,司馬诩再次站了出來。他拱手低頭如是說道:“你忘了魏靈神将為國捐軀,這大魏二十四神将之位便空出一個名額。”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大魏神将是何等高的榮耀,哪一個不是浴血沙場數十年的榮耀。而眼前這位北通玄,雖然小有名氣,但比起那些馳騁沙場多年的老将卻差之千裏。

杜緯一死,不知有多少人盯着這個位置,豈能讓與北通玄這個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後生多了先機。但此議卻又是司馬诩提出,在場諸人雖然心中不忿,卻又猶豫躊躇不敢言說。

“恩?”聖皇的眉頭一挑,他坐起身子,一雙虎目閃着駭人的光彩死死的盯着眼前這個老者。但老者卻猶若未覺,低頭拱手恭恭敬敬的立在那裏。

“衆愛卿覺得如何?”

聖皇的聲音猶如驚雷一般忽的響起,原本因為司馬诩的提議而變得嘈雜的太和殿再次如鬼魅一般靜了下來。

臺下的文武百官皆低下了頭,他們自然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可司馬诩的意思卻又不是他們敢忤逆的。所以他們在此刻皆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沉默。

這樣的詭異寂靜大概持續了二十息不到的時間。

一個聲音,打破了這樣的沉默。

那是一位身着白衣的少年。

他的眼眶還有些浮腫,手臂的衣袖處還纏着一張黑色的布條。

這樣的布條。在大魏,只有家中有長輩去世時,才會帶上的。

那少年排衆而出,走到聖皇臺下,拱手低頭。說道:“陛下,微臣有一言,不值當講不當講。”

聖皇的眼睛忽的眯了下來,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但說無妨。”他這麽說道。

而那位低着頭的老者,他的半眯着的眼睛裏也在這時,閃過一道精光。

“北将軍在西涼屢立奇功,素有威名。雖是儒将,但勇氣過人;雖資歷尚淺,但家父在時也常與我說,北将軍用兵如神,他自愧不如。”

“想我大魏現在雖是太平盛世,但北有妖族,西有蠻國。群狼環視,邊防之事,容不得一絲懈怠。先父已亡,但神将之位卻不可空缺。如今放眼朝野上下唯有北将軍可堪此重任!”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